對一名金融行業(yè)的專業(yè)干部來說,47歲到51歲可謂事業(yè)的收獲期,可申慧民卻選擇了去貧困村當駐村第一書記。在脫貧攻堅收官之際,有人問他這5年值不值,他笑著說:“這個扶貧干部我還沒當夠,還想帶著鄉(xiāng)親們一起振興鄉(xiāng)村呢!”
帶上父母去駐村
1969年出生的申慧民是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貴州分公司的一名專業(yè)干部,2016年起擔任貴州鎮(zhèn)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永和村同步小康工作組組長和第一書記。
“當時省委組織部征求單位意見,我就主動寫了申請,最后如愿入選去駐村?!鄙昊勖裾f,當時覺得自己20多年金融行業(yè)的工作經驗,在脫貧攻堅一線一定派得上用場。
永和村是省級一類貧困村,全村1576人,少數(shù)民族群眾占了63.3%。雖然依山傍水,風景優(yōu)美,但由于長期封閉,生產生活條件都相當惡劣?!澳懿荒苓m應村里的環(huán)境?需不需要人照顧?”年過七旬的父母對這個從未離開過貴陽的“孩子”依然有些放心不下。
“我們跟你一起去駐村吧!我跟你媽都是學醫(yī)的,去了還能教村民用用藥、給他們看看病?!备赣H提出這個想法,申慧民有些遲疑。但拗不過父母的堅持,于是,申慧民就帶上父母來到了永和村。
經常上山采藥的父親看到村里的200多畝“放牛坡”荒著可惜,就跟申慧民商量怎么利用起來。一座“花果山”在他腦海里漸漸成型:在荒山上種植果樹和觀賞植物,建設融合經果林和森林公園的農旅一體化項目。想法有了,立即行動。申慧民負責引進貴陽的一家環(huán)保公司投資,父母負責說服村民流轉荒山,在貴州省林科院工作的妹妹和妹夫無償做規(guī)劃,還捐出了大量的珍稀樹苗。
正在一家人全力以赴為“花果山”而忙碌時,不幸突然降臨。2018年3月,申慧民的父親查出癌癥晚期,9個月后去世。“父親在病中都念念不忘‘花果山’,雖然困難很多,但我一定要把它做下去?!泵鎸χ劣H的離去,申慧民忍著悲痛堅持工作。
2019年初,投資200多萬元的“花果山”終于初具規(guī)模:山頂是山體公園,有步道、涼亭、櫻桃小木屋。步道通向茶山,山體中間是露營基地。山上種滿了6000多株樹苗,有以櫻桃為主的果樹,還有楠木、珙桐、紅豆杉等貴州珍稀樹種。日常經營管理由合作社負責,優(yōu)先讓貧困戶參加勞動,目前累計發(fā)放貧困戶勞務費5萬多元。今年夏天,來自北京、南京、深圳等地的游客紛紛來此度假,項目取得了初步成功?!案赣H的遺愿正在一點點實現(xiàn)?!鄙昊勖駝忧榈卣f。
為群眾做點實實在在的工作
“一輩子能碰上脫貧攻堅這樣波瀾壯闊的偉大事業(yè),十分難得。能親身參與其中,更是一種幸運。我愿意做一朵小浪花,以后回望人生,這一定是最值得的時光。”說起5年前的選擇,申慧民眼里閃著淚花。
曾擔任過眾多大型企業(yè)集團和上市公司董監(jiān)事的申慧民對貴州這片紅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?!包h員的初心和使命召喚我到基層去為群眾做點實實在在的工作,踐行自己的入黨誓言?!鄙昊勖裾f。
鎮(zhèn)寧櫻桃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,永和村位于核心產區(qū),櫻桃肉多汁甜,但長期缺乏規(guī)模,脫貧帶動力不足。2018年,在申慧民的推動下成立了村櫻桃集體合作社,由村支書兼任合作社的理事長,合作社按照貴州省委提出的農業(yè)產業(yè)革命“八要素”的原則,從技術服務、產銷對接、深加工等方面積極努力,極大提高了櫻桃的附加值,也讓農民收益倍增。
今年受疫情影響,櫻桃銷售出現(xiàn)一定困難,合作社就以保底價敞開向種植戶收購,申慧民和母親個人出資近10萬元,買下村民的櫻桃,泡制櫻桃酒,解了大伙兒的燃眉之急。目前,村里已經建成規(guī)范化櫻桃種植園2000余畝,櫻桃產值穩(wěn)步提高,今年產值達到800余萬元。
“產業(yè)扶貧要走得穩(wěn)必須依靠市場。”熟悉經濟工作的申慧民在幫扶中特別注意運用市場手段提高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可持續(xù)性。今年5月,他跟村支兩委經過細致籌劃,辦起了首屆永和櫻桃?guī)づ駳g樂節(jié),20天的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,提升了永和櫻桃的知名度。活動還通過認養(yǎng)櫻桃樹等方式,開拓了新的銷售方式和渠道,給村集體合作社增收近10萬元,還開發(fā)出了櫻桃醬、櫻桃泡制酒等產品。
“我把心留下”
“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,駐村5年,我也在回想給永和村留下了什么。”申慧民說,“村民幫我總結是一個櫻桃產業(yè)、一座‘花果山’。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讓黨的脫貧攻堅政策深入人心,大伙兒的精神面貌有了巨大改變。”
今年“七一”,申慧民在村里舉辦了村史圖片展,把黨的十八大以來永和村的巨大變化以圖片對比的形式呈現(xiàn)給鄉(xiāng)親們。大伙兒都說:“不比不知道,一比滿臉笑?!鄙昊勖裾f,駐村這5年,看到群眾的笑越來越甜美了。
“永和村的群眾很勤勞,但精神生活太貧乏,要徹底告別貧困,還得有文化?!鄙昊勖裾f,要從根子上解決農村發(fā)展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,必須從孩子的教育抓起。他自己出資在村里辦起了濟慧書屋,朋友們捐來了價值十幾萬元的圖書,這里也成為村里孩子們最愛來的地方。他還找來企業(yè)在村里的小學設立“國學經典誦讀獎學金”,引導學生誦讀國學經典,每年舉行兩次誦讀比賽,截至去年年底已累計發(fā)放獎學金4.5萬元。
今年8月,申慧民請來了貴陽廣播電視臺兒童欄目“紅帆船”的主持人可可姐姐到村里給孩子們開了一場讀書會。專家們講讀書方法、推薦好書、開展親子閱讀游戲,村里的家長、孩子都來參加,氣氛熱烈。
“幸福都靠一雙手,脫貧摘帽多榮光。農旅文養(yǎng)樣樣有,鄉(xiāng)村振興奔小康?!边@首《櫻桃戀歌》是申慧民為鄉(xiāng)親們精心準備的禮物,并自費做成了MV。他說:“這也是一首離別歌,雖然不忍告別,但我把心留在了永和村。”(記者 呂慎)